2019年1月17日上午,上海大学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行政楼501召开。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金东寒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龚思怡主持。校学术委员会20余名学术委员出席会议。
金东寒主任肯定了学术委员会2018年的各项工作,对各位委员一年来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他强调,上海大学建设一流高校,有两个问题至关重要:一是获得政府和社会的支持;二是加强和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建设。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教授群体的代表,是学校学术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处理学术事务的最高学术机构,要致力于建设一个良好的学术生态,实现共建、共治、共享。2019年,学术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做好工作计划,充分发挥职责。金东寒主任对学术委员会委员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身示范,树立学术的表率和楷模;甘于奉献,积极发挥作用,为学校学术治理保驾护航,献计献策;团结联系广大教职工,了解需求,及时反映奋斗者的呼声;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议事能力以及履职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为促进学校学术繁荣和高水平大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龚思怡指出,专委会之间要加强协作,完善与职能部处的工作对接机制,充分发挥学术治理在学校建设中的作用。
校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王廷云教授首先介绍了校学术委员会2018年工作情况与2019年工作计划。2018年,校学术委员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学校成立第二届学术委员会与四个专门委员会,稳步推进学部与院系学术委员会工作,完善基层学术治理体系,在学校各项学术事务中发挥了重要职能。之后,他做了《上海大学伦理委员会建设方案》的报告,同时提请校学术委员会审议修订学术委员会相关文件。他表示,2019年校学术委员会将继续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学术委员会组织架构,推进专委会充分开展工作,营造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
随后,校学术委员会四个专门委员会也做了年度工作汇报。彭章友教授、翟启杰教授、罗均教授、张勇安教授分别代表教学指导专委会、教师学术评价专委会、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专委会、学术道德专委会做了工作汇报。与会的委员们围绕学术委员会的职责与功能、学术道德、学科交叉、人工智能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对伦理委员会建设方案、修订《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修订)》《上海大学学术规范(试行)》《上海大学违反学术规范处理办法(试行)》等事项进行了审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