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

创建时间:  2022/11/08  李甜甜   浏览次数:   返回

为建设与上海城市发展目标相匹配的高等教育体系,加快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显著增强高等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能级和水平,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上海市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回顾与发展形势

(一)“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在人才培养、知识创造、成果转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新成绩,成为上海落实国家战略和推进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1.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基本形成规划引领、法规保障、分类发展新格局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高校党的建设,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启动实施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上海高校获“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数占全国总数的10%。

坚持立法和规划引领,全面推进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实施《上海市高等教育促进条例》,实现规划入法,使高校设置调整、资源配置、基本建设和条件保障有法可依。《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进一步绘制了新时代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实施路径。

分类管理评价制度扎实落地,引导高校各安其位、各展所长。上海率先提出以高校分类评价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通过建立健全分类评价制度体系、构建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分类评价运行机制等,形成分类规划、分类管理、分类评价、分类投入、分类发展的高等教育治理格局。完成民办学校非营利性和营利性分类管理改革,支持民办高校内涵发展。

2.坚持以生为本,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有力推进。入选首批全国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构建“三圈三全十育人”大思政体系,有关经验做法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上海改革开放40年40个标志性首创案例”、中组部“改革发展稳定中攻坚克难的生动案例”等。

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落地,高校改革稳步推进。上海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各项既定政策措施平稳落地,在“教”“考”“招”三个领域都发生显著变化,高校在应对高考改革带来的生源变化、推进招生与人才培养环节的衔接改革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迈上新台阶。全面开展上海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计划,为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方向与保障。坚持以本科为本,本科教学激励计划实现市属公办本科高校全覆盖。目录外专业设置省级审批试点改革引导作用显现,以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带动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取得新成效。

有效应对疫情挑战,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发展。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影响,上海高校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停课不停学,并引领带动高校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形成教育教学的新形态。

质量保障体系有序建设,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全面实施市属公办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工作,开展硕士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等工作,继续实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制度。2018年上海高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7项,二等奖31项,获奖数占全国总数的8.41%。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整体满意度稳定在较高水平。

3.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形成一流学科建设带动高等教育整体建设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深化部市共建战略合作机制,“双一流”建设稳步推进。共有14所高校和57个学科进入国家首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学科行列,占全国总数的10%以上。市级财政为在沪部属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给予1:1配套,并引导部属高校紧密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更好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持续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提升上海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坚持面向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需求科学规划、重点建设、动态调整,共布点31所高校、122个高峰高原学科,推动形成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布局,高校学科水平得到有力提升。

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形成发展梯队。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高水平地方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一流高等职业教育建设计划等,促进高校分类发展,推动形成全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发展梯队。

4.服务国家和上海创新发展战略,创新策源与智库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主动对接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创新策源能力持续提高。积极参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上海高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占全国高校获奖数超过10%、占全市获奖数超过60%,在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科研机构、承接国家和上海重大科研攻关任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加快政策体系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有序推进。保障并落实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权益,有效激发科研人员动力和活力。积极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建设,提升服务能级。

强化高校咨政功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品牌效应凸显。积极构建市、校两级智库建设体系,布局建设了“30+20”家高校智库,建立智库选题有效对接机制,围绕国家和城市重大战略需求贡献智慧。上海高校智库决策咨询成果处于全国前列,形成 “上海高校智库品牌”。

5.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深入推进,高校教师质量全面提高

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建设不断强化。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施《新时代上海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涌现一大批教书育人先进典型。

教师队伍结构持续优化,专业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引进和培育一批学科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教师人才梯队结构不断完善。加强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实施高校师资博士后制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工程,教师教育教学、学术科研、国际交流等能力得到提升。

完善教师发展配套制度,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教师收入水平稳步提高。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高校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管理逐步优化。高校教师分类评价制度取得新突破。

6.持续推进对外交流合作,高等教育开放度和合作质量进一步提升

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高国际影响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等国际组织成功落驻上海。“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司法交流合作培训基地”“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和“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等重点项目深入推进并形成影响力。

深入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内涵与质量得到提升。依托重点项目,推进强强合作,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取得新突破。2020年上海市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共计176个,其中开展学历教育的机构和项目158个,合作院校涉及23个国家和地区。

加强长三角区域交流与合作,协同发展取得新突破。紧密对接和服务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提升高等教育办学资源共享水平、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共建教育发展质量监测评估体系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阻碍发展的共性关键问题得到突破性解决。

“十三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的支撑、服务、引领能力不断增强,为“十四五”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但是面向“十四五”时期,上海高等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高等教育发展地位与上海城市定位的匹配度有待进一步提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和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高质量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高等教育投入的力度和持续能力尚有不足;高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地方高校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创新发展和筹措资源能力不够,将面临更大的发展挑战;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城市发展的贡献度有待提高,重大基础原创能力、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尚不能完全适应国家和上海核心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等。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上海在新的起点上全面深化“五个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五年。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向纵深发展,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变化,国家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上海要完成国家赋予的更大使命,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承担起中央赋予上海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任务,必然更加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造就更多战略性的人才力量。上海高等教育要主动肩负历史使命,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带头发挥国之战略重器作用,更好助力国家和上海战略发展。

1.新发展阶段要求高等教育提高应变和引领能力

在新发展阶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进,在大国战略竞争加剧、技术保护主义和技术壁垒返潮的背景下,我国对基础性、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成果的需求更加迫切,亟需高等教育对未来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增强对大变局的回应能力,提升引领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优化同新格局相适应的教育结构。肩负创新策源能力“四个第一”和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的要求,上海更加需要高等教育发挥人才库、动力源和催化剂作用,加快在基础研究重大问题、培养和引进具有原创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取得突破进展,为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2.全球格局新变革亟需高等教育形成开放融合新格局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形势错综复杂,上海高等教育要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动服务上海建设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的战略目标,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强化开放能级提升,精准把握国际与国内、当前与长远、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不断增强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区域辐射力、人才贡献力、文化影响力,打造开放融合新高地,加快形成教育开放融合发展新局面。

3.信息技术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

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加快向各领域的全面渗入,教育模式、业态、场景等正经历革命性创新。高等教育亟需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转型发展,加快变革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管理组织形式,探索智慧教育新模式,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积极适应未来教育发展新趋势。

4.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改革提速升级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普及化发展时期,正处于迈向世界高等教育领先位置的关键阶段,国家、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期盼、目标参照等不断发生深刻变化。高等教育要加快走出面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的创新发展道路。上海要在国家高等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特色发展、多元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速升级,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面向“十四五”发展新阶段新要求,上海高等教育要主动适应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深化改革发展,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撑引领创新发展,努力办出引领全国、服务国家、具有上海特色的一流高等教育。

二、指导思想、发展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和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要求,对标国际一流,对照国家、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建设要求,以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提升高等教育服务城市发展能级为牵引,着力打造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产出一流创新成果,提升创新策源能级,推动文化传承创新,提高全球影响力,为国家、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发展思路

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将人的发展和培养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首要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努力实现高等教育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以分类发展特色发展为方向。坚持深化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改革,形成有利于不同类型高校发展的生态环境,促进每所高校的特色与创新发展。

以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为动力。继续解放思想,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教育对外开放,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作用,更好激发高等教育发展活力。

以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加强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以更严要求、更实措施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入落实依法治教、依法治校。

(二)“十四五”发展目标

对照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总目标,进一步凸显高等教育在城市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积极回应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新特征和新要求,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大趋势,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与上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多元开放的现代化高等教育体系,勇当全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探路者,持续打造新发展优势,进一步建成创新人才孵化地、科技创新策源地、文化传承开发地和教育开放引领地。

高等教育结构更加优化,规模保持适度增长。对接上海“五个中心”、五个新城、“三大任务、一大平台”“3+6”新型产业体系、人才高地等建设新要求,进一步优化高校和学科的基础性布局,增加若干新型高校;着重培育一批新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高校,着重培优一批新增的学位授权点,培育未来的高峰学科突破点。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学龄人口变化趋势与升学实际需求,高等教育规模保持适度稳定增长,力争2025年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到4600人,其中研究生教育规模比例持续提高。

高等教育支撑和引领能级保持领先,高质量人才供给和创新发展贡献度显著提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持续创新,更好满足人民对多样化、高品质高等教育的需求,未来领军人才和创新紧缺人才培养力度持续加大,为国家和上海培养一批关键领域的高层次基础拔尖创新人才和紧缺应用型人才。基础研究领域创新载体布局基本完成,“从0到1”和“从1到N”的新突破持续产生。产教融合创新成效显现,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哲学社会科学取得新成果,全面支撑提升城市软实力。

高等教育整体竞争力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进一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深入推进,若干所高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25个左右学科领域(方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国内一流前列;地方高校建设整体水平持续提升,新增1-2所高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行列。教育对外影响力进一步显现,在沪就读国际学生中学历生比例保持全国领先,更加广泛、深入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和治理,在全国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持续增强,加速形成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格局。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快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放大改革创新效应。加快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促进形成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动力和新优势。

三、重点任务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把党的建设贯穿始终,牢牢掌握党对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权,不断提高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政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能力和定力。严格落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高校院(系)班子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制度机制,健全民办高校党委书记选派和管理制度。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继续实施高校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

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持续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三圈三全十育人”工作体系建设。强化纵横联动,持续推进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促进高校育人资源向中小学辐射,注重不同学段教学内容有效衔接。构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将思政工作要求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学科科研体系、管理服务体系等。加快构建日常主题教育活动体系,打造书院制等“一站式”学生社区教育管理服务模式,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深入实施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创新专项计划。

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群建设。强化思政课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试点项目,实施“大思政课”建设行动。深入实施高校课程思政领航计划,培育一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和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推进学生劳动教育、体育和美育发展。推动高校将劳动教育、体育、美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育体系,开展公共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支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并开展创造性实践活动。

3.完善以评价为引领的大学治理体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完善教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完善教育行政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紧紧围绕高校依法治校重点,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健全以章程为统领的学校内部治理体系。

深化高校分类评价改革。紧密对接新目标、新业态、新要求,建立健全指标体系优化完善机制,探索融入不同学科门类特色的评价维度,进一步拓展高校特色表达空间。进一步加强分类评价与高等教育领域其它评价之间的衔接,推动建立目标一致、标准兼容、结果多用的上海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探索新型高校评价办法,对职业高校进行再分类评价。加强评价结果的科学使用,加大评价结果与高校经费投入、资源配置等的挂钩力度。加强对高校的指导服务力度,支持鼓励上海高校“大手牵小手”。

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深化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加强地方高校综合改革力度。整合教育支持系统各政策,探索以自主权下放为核心的整体改革新路径,赋予高校更大自主权,实现地方高校整体突破。

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加快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制度,完善理事会、校务委员会成员间的协商、合作机制,充分发挥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咨询、协商、审议、监督等功能。鼓励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与高校形成协同合作的有效机制。探索教育基金会举办民办高校的办学机制。

(二)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改革

1.持续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结构

完善学科专业布局调整。深入推进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调整,大力加强高校学科的基础性布局,启动实施上海高校学位点培优培育专项支持计划,重点支持市属高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培育以及学位授权点的培优和培育,鼓励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开展硕士点申报工作。根据学校和学科内涵发展需求、未来科技发展需要、行业战略需求以及社会市场用人需求,构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分类发展机制,突出急需、特色、冷门学科建设,优先支持设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新兴产业急需学科专业和交叉学科专业。

加快紧缺急需人才培养。对接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产业集群的人才需求,加快建立对接精准、多方参与的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机制,适时调整招生规模。强化招生计划调控作用,优先支持扩大专业学位招生。积极争取国家专项招生计划,重点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倾斜。加强对未来产业和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布局,以未来技术学院建设为契机,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未来领军技术人才。

2.深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改革。以国家和上海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等重大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为引领,支持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强基计划”,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强基计划”和“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的衔接。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鼓励地方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形成新突破。深化一流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对接上海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要求,强化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潜力的一流研究生发现与培养机制建设。完善多元化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完善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选拔机制,适度提高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比例。探索研究生招生计划与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重点科技创新基地等相衔接的新路径,鼓励培养单位聚焦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战略方向,依托国家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重大科技任务、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和推进,实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高层次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强化问题导向的多学科交叉博士生培养。

加快推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发挥职业本科牵引作用,鼓励应用型本科学校开展职业本科教育,畅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高层次、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职业本科专业,探索符合条件的上海一流高职学校试办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及时更新教学标准,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健全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就读我市本科高校,以及我市本科高校自主招收中国技能大赛、全国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的实施办法。

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改革。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构建和完善体现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养培养需求的课程体系。深化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动企业深入参与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建设实验平台和实习基地等方面投入资源共同建设,促进高校和产业联动发展。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形成一批现代产业学院,打造若干所产教融合型示范高校。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研究实践,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支持高校探索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机制,依托大学科技园、协同创新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等,搭建创新创业平台,鼓励师生共同开展高质量创新创业。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积极拓展就业渠道,支持毕业生到新业态、西部、基层、国家重点单位等就业。持续完善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推动大学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促进高校继续教育创新发展。坚持需求导向,为在岗人员提供优质、多样、适用、便捷的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打造继续教育品牌项目,为各类企业和社会群体提供订单式、个性化培训服务。鼓励更多高校参与和支持老年教育事业。推动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更加完善有序发展,引导自考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建立健全自学考试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服务的质量标准。

3.加强高质量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建设一大批一流本科课程,提升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组织开展市级研究生精品课程和优秀教材评选。加强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鼓励高水平科研项目及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建立健全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和高水平科研团队参与本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基础核心课程教育教学机制。推动案例库建设,加大案例推广使用。

加快教材建设。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教材管理机制,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教材研究水平,建设一批以一流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精品教材。

推进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创新数字资源建设和服务应用模式为重点,推进信息资源建设数字化,优化线上教学系统,推进优质资源共享与应用。以打造智慧教室系统建设为重点,实现教学方式智能化。加快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全面推进专业内涵建设。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支持鼓励高校明确专业认证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分期分级开展工程教育、师范教育等专业认证工作。

4.推进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健全高校内部质量管理。推动高校积极构建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大学质量文化。建立健全以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本科教学评价、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体的全链条多维度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作为校务公开的重要内容向社会公开。全面落实研究生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

加强外部质量监测。完善督导评估机制,形成动态检测、定期评估和专项督导的新型评估体系。坚持分类指导和问题导向,继续做好新建高校合格评估。推进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加强对学校本科教育评估整改的督导复查。实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常态监测,进一步完善质量年报评议、本科教育教学基本状态数据采集分析、本科毕业论文抽检、师生教学投入问卷调查等测评工作。对标专业建设质量国家标准,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继续开展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和学位论文抽检,加强对学位授权点质量的动态监测,完善学位授权点预警和动态调整联动机制。

(三)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提升服务创新发展的能力和贡献

1.扎实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推进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出台面向2025年的上海市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依托部市共建机制,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为主要抓手,更加突出扎根中国大地,更加突出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更加突出能力水平建设,推动更多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进一步发挥部属高校引领作用,示范带动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及整体水平提升。

持续推进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实施新一轮上海高校学科建设与优化布局规划,开展“攀峰”“筑原”行动。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在继续支持现有高峰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突出“扶需、扶优、扶特、扶新”,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优化学科布局。在内涵建设上,强调领域(方向)上的一流和突破,每个学科聚焦若干重点领域,抢占未来制高点,或在中国特色领域加快解决重大理论实践问题;在建设机制上,创新学科组织模式,加强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拓展高原学科建设深度与广度,引导市属高校找准学科发展关键点,自主建立支撑高峰学科发展的高原学科体系,推动培育学科高峰,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继续实施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计划。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进一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增强高水平地方高校比较优势,扩大高水平高校建设和培育范围,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打造若干具有世界影响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校和学科,明显提升上海高校参与国际竞争、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城市发展、支撑产业转型的能力和水平。

全面推进高校创新策源能力提升计划。优化基础研究体系,持续推进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和科研创新计划建设,支持高校科研团队开展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完善协同创新体系,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我市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推进高校与各类创新主体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持续推进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健全技术转移体系,推动高校技术转移机构专业化、职业化、国际化建设,健全高校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体系,提升高校专利运营能力和专利质量,支持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转化。

2.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支持我市高校不断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积极承接上海科创中心各项重点任务,服务支撑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支持高校深入参与并力争牵头开展国家实验室建设,持续推进转化医学、海底科学观测网、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深远海全天候驻留浮式研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培育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推进李政道研究所、上海数学中心等高水平科研机构建设,支持高校承接一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在原创性科学发现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支持高校牵头或参与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促进创新资源开放协同,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转化和创新链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撑。充分发挥高校智力溢出优势,辐射支撑各科技创新集聚区建设,深入推进“双创”实践教育。

3.推动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

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进一步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布局,建好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加强上海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峰高原学科、智库、研究院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等相关学科联动发展。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城平台建设,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支持计划。强化马克思主义研究阵地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建设高校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

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加强优势学科专业领域建设,拓展新时代发展所需学科专业领域,努力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的时代性要求,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科学解答时代课题,为新的实践提供理论支撑。改革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组织模式,支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培育。

打造高水平新型高端智库。围绕党和政府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着力提高综合研判和战略谋划能力。调整优化高校智库布局,促进各类智库有序发展。加强智库研究资源管理,完善专家学者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激励制度。继续实施高校智库内涵建设计划,打造一批立足上海、服务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高校智库。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高校构建有中国底蕴特色的学术思想话语体系,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上海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推动上海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加强上海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重视保护和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

加强大学文化建设。支持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密结合办学传统和办学定位,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特色鲜明的大学文化,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和学术道德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营造全方位育人文化。充分挖掘各类文化育人元素,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引领提升上海人民城市建设精神品格。以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为目标,大力弘扬“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开放、创新、包容”的城市品格,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人文艺术学科的优势,提炼和彰显上海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大力支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进一步助力城市文明程度实现新提升。

(四)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把师德第一标准落实到教师管理各环节,贯穿教育教学管理各方面,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人才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严格进行师德考核把关。完善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体制机制。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全面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育德育人能力。大力选树宣传师德典范,厚植爱国情怀。严惩师德失范行为,持续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加强民办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建设,配齐建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2.优化人才引育体系建设

加大自主培养和引才力度。强化国家战略导向,发挥国家和上海重大人才工程引领作用,实施高等教育人才揽蓄行动,引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层次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团队。加大自主培养力度,着力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化视野、跨学科思维、创造性才能、包容性胸襟的优秀人才,重点加强基础研究人才“后备军”建设,加强重点领域法治人才培养。

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依托重量级实验室、大科学设施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以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等高端平台,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发挥上海国际大都市影响力和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探索国际人才引进和评价新标准和新机制,加大从国内外行业企业、专业组织等吸引优秀人才力度。推进人才数字画像系统建设,为科学遴选人才、准确评价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3.着力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

完善教师全过程培养体系。健全市属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逐步建立完善职前期、职初期、成熟期教师培训支持体系。继续实施国外访学进修、国内访问学者、产学研践习、实验技术队伍等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工程培养项目。深入完善实施市属高校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激励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全身心投入教学工作。深入推进民办高校“强师工程”,实施“民师计划”。加强创新团队建设,聚集学科发展,鼓励教师解决关键科学问题,产出代表性成果。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加强规范导师指导行为,着力提升导师指导能力,建立市级重点保障、研究生培养单位全覆盖的市、校两级培训体系。完善岗前培训与在岗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日常学习相结合、市级培训与校级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制度。严格导师分类选聘标准,规范导师岗位分类管理,建立导师招生资格定期审核和动态调整制度。

深化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构建政府统筹管理、行业企业和院校深度融合的应用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机制,畅通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渠道,不断健全教师资格准入、聘用考核制度、教师职业发展通道、培养培训体系、待遇和保障机制等政策体系。

4.健全教师人事制度改革

完善教师聘用机制。逐步提高和完善岗位聘任标准,建立能上能下、竞争择优的聘任机制。

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深化高校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将使用财政教育经费的薪资作为教师收入的基础保障,试行高校动态调整绩效工资总量申报制。

改革教师评价。完善教师分类评价办法,构建多元参与的评价考核制度,强化质量导向。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和教书育人实效。完善科研评价导向,支持高校推进教师代表性成果评价。

(五)建设更加开放的合作交流体系,提升影响力和协同创新发展能力

1.提升国际交流合作的能级和成效

提升国际交流合作能级。做强“留学上海”品牌,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生结构,重点吸纳学历生,力争在沪就读国际学生数和在沪就读国际学生数中学历生占比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引进和建设若干高水平国际合作大学。推进教育各领域与世界一流大学、顶尖科研机构开展教育全面合作,加强人才培养与科研合作,强化师生在学术与科研中的国际参与。鼓励高校更加主动地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参与国际重大科学计划和科学工程,与海外相关机构合作设立海外科教基地、创新基地,提升上海区域性和全球性科技创新影响力。鼓励优质资源走出去,拓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构领域与类型,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试点开办海外校区。

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推进国际组织总部或区域性专业组织落户上海。深化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健全向国际机构推荐派遣特定专业优秀人才的机制,拓宽研究生赴国际组织实习的覆盖面。鼓励高校教师赴国际组织及国际期刊任职。提升国内期刊国际影响力,鼓励国际期刊创刊。参与国际教育评价,鼓励提供具有中国元素和上海特点的教育公共产品。建设上海教育对外开放大数据平台和新型智库,加强区域与国别教育政策研究,优化研究布局,加强风险防范管理,为公共舆论和政府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2.加强区域协同发展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教育协同。加大区域协作发展力度,着重加强关键性、基础性、前瞻性制度建设,统筹完善长三角区域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发挥长三角区域教育的各自优势,深度推进人才、办学资源、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新技术应用转换等共享。推动跨区域高校合作办学,推进共建优势学科、联合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探索开展灵活的学分互认、交换生、科研成果和课程资源共享转化等,形成需求导向的联合共管机制。利用“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化、人工智能技术和科创中心建设,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聚焦教育治理领域的创新性、突破性改革举措,联合开展民办高校试点改革。推进长三角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联盟建设。

加快融入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发挥上海教育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强长江经济带教育合作与联动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高校实现人才流动、应用型人才共享,深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联盟建设,服务长江流域战略产业发展。

健全对口支援机制。加强对口支援地区的发展需求和瓶颈问题研究,开展摸底性调研和前瞻性设计,创新援疆援藏等对口支援举措。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学科前沿和高水平人才需求,加强与中西部高校的联动和交流合作。加强上海优质人力资源和教育资源的共享辐射,提升对口支援地区的教育发展能力。

四、保障举措

(一)实施机制保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规划落地见效。鼓励高校对接规划,做好学校发展规划,明确特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定位,结合年度计划的制定,把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建立健全规划实施指标监测评价制度和机制,建立规划中期评估和年度监测制度,组织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动态调整。

(二)经费投入保障

深化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完善以基本办学经费和内涵建设经费为主的经常性经费投入机制,加大高校“双一流”建设等专项经费投入。扩大高校综合预算试点范围,制订专项经费使用负面清单,深化实施上海地方高校总会计师制度,扩大高校经费统筹使用权和自主权。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健全体现教育行业特点的绩效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

(三)基础设施保障

提升教育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围绕高校教学、科研、生活辅助等需求,优先保障实施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等基本功能补缺项目,提高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消除消防和交通安全隐患,适度超前布局学生宿舍,重点保障学生增长刚性需求。对接落实国家“双一流”建设要求,支持市属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和科研平台,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创新策源和创新人才培养能力。落实市属高校建筑规划面积标准,做好地方高校校舍基本建设及保障工作,引导高校将基本建设与校园整体布局规划等相结合,更好适应高校创新发展需要。

上一条:202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工作要点

下一条: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版权所有 © 上海大学   沪ICP备09014157   沪公网安备31009102000049号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上大路99号   邮编:200444   电话查询  
技术支持: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联系我们